新闻资讯

从博士到“陈工”:上海“超高”建筑背后涌现

日期:2024-02-08 00:47

  从博士到“陈工”:上海“超高”建筑背后涌现青年力量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一迪)今年将是90后“剑桥博士”陈静涛在项目一线年,他从“实验室”走到建设工地,从在电脑前和数据、图纸打交道,到脚踩泥土、戴着安全帽穿梭在钢筋水泥间,现在的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陈工”,而非“陈博士”。

  陈静涛所在的临港西岛金融中心项目是上海临港在建最高标志性建筑,项目建成之后,这座“双子明珠”将成为上海临港现代服务业开放区重要的产业载体和区域新地标。在临港“第一高”项目背后,是一群像陈静涛一样的青年挥洒智慧汗水和担当作为。

  2020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陈静涛来到中建二局,成为一名技术工程师。陈静涛坦言,之所以回国是因为国内不仅能给他提供把科研成果“落地”的平台,还有一群乐观向上、创新拼搏的同行者。

  刚来到西岛金融中心项目时,陈静涛就开始思考如何结合超高层项目的特点,将分布式光纤的智能监测技术引入到项目施工中。

  “岛上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由于建筑较高,基坑要深挖,离岸边的距离也较近,对围护结构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非常重要。”陈静涛解释道,传统对围护结构的监测主要靠人,在建筑外围每隔一段距离埋下一个传感器,再人力测量和收集每个点位的传感器数据,费时费力,“以点代线”的监测方式也存在安全监测漏点。

  “光纤就像建筑的‘神经网络’,能够实时传输建筑结构中的细微变化,然而这根‘神经’也很脆弱,极易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给光纤铺设带来一定难度。”他说。

  为此,在铺设深基坑光纤时,陈静涛带领项目部同事们驻守在基坑旁,自己动手,将分布式光纤布设在项目塔楼桩基础内,常常不知不觉就忙到深夜。

  “打一个电话,十几个同事半个小时内马上就到工地,和我一起把光纤绑到灌注桩上。”陈静涛说,工程师有时“最怕”建筑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是有了技术加持和这群敢干肯干的同事,“你们负责想象,我们负责实现”这句豪迈的承诺可以照进现实。

  在大家同心协力下,他们成功将光纤埋入深度达76米的塔楼桩内。那天夜晚,当测试激光从光纤的另一端传导回来,陈静涛激动得合不拢嘴,“这代表这根光纤通了,将为项目全过程施工安全提供坚实支撑,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超长灌注桩中的首次应用。”对陈静涛而言,那天夜里,那束光仿佛照进他心里,让他和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该技术已经实现对项目全长1.2公里的围护结构的实时监测,并能远程实现深基坑安全监测和预警,对实现智能建造、发展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都具有推动作用。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两栋高195米的双子塔楼呈数字“1”的形状相向矗立于海上,在158.5米高空交汇。

  “80后”西岛金融中心项目副总工程师白学永说,“对我来说,能参与这项标志性重大工程的建设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能积累超高层建筑建设的经验,还能将个人成长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

  白学永介绍,项目塔楼之间相对设置了两个总重达2200吨的钢结构椎体,两个椎体之间的最大安装高度189.4米、最大提升高度155米、最大悬挑长度27米,包含了1500余个构件。

  如何让不规则形状的锥体在空中精准“交汇对接”是这个项目的难点。经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专业资料,并邀请专家、设计院开展技术论证,他们最终决定采用钢结构液压整体提升技术。

  “这项技术集机械、液压、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监测等技术于一体,解决了传统吊装工艺和大型起重机械在起重高度、起重重量、结构面积、作业场地等方面无法克服的难题。”白学永说。

  他曾参与某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从假山的造型,到每一处管线,都精益求精,“这源于工程师们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和对效果的极致追求。”他说。

  这个春节,又将是白学永在“异乡”度过的一年,随着项目在全国各地跑他已习以为常。他想着以后可以带孩子去全国各地走走看看,在某个大项目前,他能骄傲地告诉孩子说,“这是爸爸参与建设的”。

91084   技术支持: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