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万象“耕”新!央视关注三亚

日期:2024-01-01 20:42

  万象“耕”新!央视关注三亚眼下正是冬藏农闲的时候,但现在却有一群农人开始了忙碌,他们就是育种专家。位于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科研人员正在悉心照料着各种作物,期待着今年的收获。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到田间地头去看一看新一年的育种情况。

  总台记者 金歆竹:头顶着八九点钟初升的太阳,我所在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科研人员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70年代初,袁隆平院士就在我身旁的这片水稻试验田里培育杂交水稻。四季更迭、因地制宜,今年这片水稻试验田继续培育高产水稻,单产从原来的700公斤提升至了1200多公斤。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汉树 :我们就希望能够往更高的产量方面去突破,然后顺便再加入一些像耐盐(碱)、抗倒(伏)、口感的新突破。

  总台记者 金歆竹:现在玉米正处在一个授粉的阶段,我听说,这个自然授粉是很简单的,只要摇一摇这个玉米杆,让上面雄花的花粉与下面雌花的花丝相结合就可以了。

  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南繁育种团队研究员 程相文:我们(育种)跟大田生产不一样,我们是选择性授粉,纯度才能够更高。

  总台记者 金歆竹:想要种出甜度适宜、汁水充盈的哈密瓜,并不是简单的事,因我国哈密瓜的种质资源丰富,经过科研人员多年来的培育选育之后,现在适合多个省份种植,所以我们在“吃瓜”方面毫不逊色。

  新疆南繁科研育种团队研究员 王怀松 :新培育的哈密瓜是“好种、好卖、好吃”,也都是我们用高新技术来选育的,像分子标记,把它(应)用在这方面也加速了品种的选育过程,更提高了它的品质。

  总台记者 金歆竹: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为了端稳中国饭碗,南繁科研团队的专家们不仅要扎根田间,还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验室。

  目前在南繁热土上,有20多个院士团队正在进行育种创新,一批揭榜挂帅项目相继启动,支持南繁领域专项项目52个,这里不仅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也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下一篇:新闻源 财富源
91084   技术支持: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