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开阔视野 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

日期:2024-01-16 04:02

  开阔视野 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智能建造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22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选取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刚闭幕的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大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稳步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

  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是智能建造工作的框架体系和技术保障,解决顶层设计是否合理、关键核心技术是否聚焦、重点应用场景是否准确、数据接口是否匹配等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系统、科学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关系智能建造发展全局。但是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多方位、多层面地开阔视野。

  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需要对建筑业现状的深入剖析。现阶段,建筑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首先,要在准确把握中央的要求、人民的需求、行业的追求的基础上摸清现阶段建筑业发展的整体态势、阶段特征和内在诉求,形成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的整体基调和前进方向。其次,要对试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重点项目的智能建造应用发展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凝炼需求,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定位。最后,要对现有智能建造软硬件研发企业、产品和技术进行梳理,摸清家底,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

  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需要广泛借鉴其他行业转型升级的经验教训。自2015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加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指导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发挥了标准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健康有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个发展历程和逻辑演化值得在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时借鉴和学习。现阶段,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都为智能建造提供了新的使能工具和应用空间,在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时也可以进行探索和采纳。

  构建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需要构建理论体系。智能建造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行业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要探究智能建造的核心内涵、关键要素、内在机制和演化机理,形成智能建造的理论架构,这样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技术集群和花样繁多的应用场景。在理论支撑下,建筑工程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才能做到层次分明及逻辑清晰并随着技术演化、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动态优化和调整。

  智能建造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的任务,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开阔的视野,全面系统地融入对现实的考量、对其他行业的借鉴以及对理论体系的构建,秉承久久为功的韧劲和奋斗不息的拼劲,不断发展、迭代和完善。

  日前,山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18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近年来,通道县抓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大力支持保护传统村落的契机,积极将28个侗族村寨优秀代表申报为中国传统村落,并依托其价值特色和分布特征,联动周边资源,调动多方参与,连点串线成片打造百里侗文化长廊,成效斐然。

  本月,《广州市消防规定》《平顶山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驻马店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东莞市出租屋治安与消防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消防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2023年第三批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

  为化解资金流动性风险、打通低成本融资渠道,绵渝两地(四川省绵阳市和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于建立了住房公积金资金融通机制,为区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改革开创“绿色通道”。

  贵州贵阳、浙江杭州、河北石家庄等地积极作为,精准聚焦重点群体,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给予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政策优惠;优化使用政策,加大提取支持力度……一系列政策,让住房公积金惠民生助安居的作用更加明显。

91084   技术支持: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