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省首位!南京半数以上新开工建筑实现“智能

日期:2024-01-20 00:04

  全省首位!南京半数以上新开工建筑实现“智能造”人民网南京1月19日电 (王雪彤)用3D打印技术“打印”房子,不仅能居住,建设过程还省时省力;大江之底,过江隧道全速建设,全线应用可视化视频交底……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如何借助科技力量为城市建设“出新”赋能?1月18日,人民网从2024“我看南京新发展”——公众看城建启动仪式上获悉,目前,该市累计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19.58万平方米,约占新开工建筑面积的52%,在全省处于首位。

  “这是一台测量机器人,传统的测量两三个人一组,大约需要两小时才能完成一层的测量任务,但有了这个机器,只需一个人、45分钟就可测完一层。”1月18日,在南京市建邺区G71智能建造项目施工现场,一群机器人“工友”正忙得不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还运用了集数字孪生、智能建造等于一体的智能化集成化管控平台,将机器人、现场进度、质量安全、人员、设备等内容纳入其中统一进行管理,具有较高的智能建造技术水平。

  在南京市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的施工现场,由几万块管片拼接而成的“巨龙”已经顺利穿江,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

  据了解,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建设全线应用了可视化视频交底、无人值守称重系统等44项“四新技术”,发明专利18项、省级工法4项。建宁西路过江通道连接江北新区核心区和江南主城区,路线公里,对于促进江南江北经济融合发展、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片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刷新南京的交通格局,同时见证城市建造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

  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市民接待中心占地286平方米,外表呈现10层流线型曲面造型,这样一栋简洁、大方、时尚的建筑是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灵岩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则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3D打印二层建筑。

  此外,不少散落在南京火车站、江北研创园等处的市政设施也凭借着3D打印独有的技术,省去了立模、配筋、现浇、拆模等传统作业工序,为城市建设赋能。

  据了解,本次“我看南京新发展”公众看城建系列活动共将举办4场线下走访,分别邀请媒体代表、市民代表、行业代表及“听语+”热心网友代表等零距离参观城建项目,用脚步感受城市发展变化,见证南京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建发展成果。

  自202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为首批智能建造全国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南京已有6项经验做法成功入选《住建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并在全国推荐。2024年,该市将力争实现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中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项目总面积占比达到55%以上。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91084   技术支持:百度